满面春风的革命老人

访陈赓大将夫人傅涯

焦 歌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,1918年出生,浙江诸暨人,1938年到达延安,进入抗大学习。之后,进入抗大总校文工团。1943年2月与陈赓结婚,建国后,曾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巡视员,北京市公用局机关党总支书记,北京市政协常委,宋庆龄基金会理事,首都绿色碑林委员会委员。我曾多次拜访傅涯奶奶,采访中,傅涯老人的感人经历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她五岁就在被窝里学唱《国际歌》,他引导弟弟妹妹,使他们一个个地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革命道路,大家都叫他阿钩,傅涯同志的哥哥曾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,白色恐怖时期,叶剑英同志到上海,她的哥哥资助了叶帅两万银元。

焦歌与陈赓大将夫人傅涯、时乐濛首长夫人王利军、陈赓大将弟弟陈问心将军夫人陆逸三位革命前辈合影留念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,给我讲了一件陈赓同志在陕北吃野菜的故事。1947年夏,党中央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,会场是在院子中间,用树枝搭起来的凉棚,会议用的桌子是东拼西凑来的。为把参会人员的伙食搞得好些,周恩来只好发动机关人员挖野菜,解决吃菜问题。“这菜好吃的很,还有没有”陈赓一边吃一边问,他的话逗笑了大家。“有的是,我们随时可以挖”周恩来吩咐又端上一盘,树枝凉棚,木拼桌椅,坡生野菜一这就是当时中央一次高级会议所能享用的物质待遇,然而,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却孕育了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艰苦奋斗精神,成为我们世代继承的传家宝

焦歌认真倾听陈赓大将夫人傅涯老前辈讲述陈赓兵团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的住所非常有特点。大约是2002年,当我坐在傅老的卧室,陪着傅涯等革命前辈观看电视节目时,我感到震惊,普通的沙发,普通的床铺,所有的一切,似乎都打有时间的烙印,历史的记忆,唯有陈赓大将为妻子傅涯题写的书法《娄山关》和何香凝赠给傅涯的书画《梅花》,为老人的卧室平添了典雅,步入老人的书房,看到的是极普通的书柜和书案,那一部部史料和专著为书房增添了异彩。让我看到了革命老战士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,纯洁质朴的革命信仰。

傅涯老前辈向焦歌赠送《陈赓日记》,并签名留念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就像一股春风,温暖着同志们的心。令我最难忘的是与傅涯,王利军,陆逸三位革命老前辈合影,那次我陪同王利军同志看望傅涯,恰巧与陆逸同志相遇,三位革命老人相聚,气氛十分的融洽,王利军同志说:今天应该照张像,傅涯同志马上说道:好啊?我取出随身携带的相机,“你也过来,你也过来”傅涯同志说。我把相机交给了工作人员,你坐在这里,傅涯同志说,我一看是中间位置,心中感觉不妥,正在我犹豫的时候,三位老同志说:你就坐在这里,看实在推不过去了,我就坐在了三位老人的前一排,这次合影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傅涯同志宽厚待人的朴实作风。

邓小平同志为《陈赓日记》题名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淳朴。有一次我陪同时乐濛首长夫人王利军同志看望傅涯同志,会谈结束时,已近黄昏。当时,傅涯奶奶非要留我们吃饭,为了不给老人增添麻烦,我们边说话边往大门走,到了院子中央,傅老大声说:你们等等,又对工作人员说:赶快摘几条苦瓜。老人边说边摘,走到院门时,傅老认真的对我说:回去凉拌,好吃,下次来提前打个电话。而后,把我们送上车,目送我们离开住地。这件往事一直都铭记在我的心中,傅涯同志对他人的关爱,让我看到了革命老前辈们在战争年代淳朴的革命友情,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德。

封面题字邓小平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,对王根英同志的牺牲非常痛心。王根英同志与陈赓大将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结为夫妻,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。在与傅涯奶奶交谈时,老人每提到王根英同志,总是百感交集。她激动地说:王根英同志是陈赓的前妻,抗日战争中,王根英被日本鬼子杀害了,她表现得十分坚强,日本鬼子往她身上扎了7刺刀。说这番话时,老人的声音激动的有些发抖,那种表情蕴含着对日本鬼子的仇视,饱含着对革命战友的无限怀念。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白色恐怖,感受到了日本鬼子的滔天罪恶,感受到了傅涯同志对革命战友的深切缅怀。

陈赓日记截图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革命老人。一次,傅涯,陆逸,王利军三位老前辈,在交谈时说到了文艺界的媚俗之风,傅老的表情十分严肃,甚至还带有一丝担忧。三位老前辈痛斥了社会上所出现的个别不良情况,并对文艺界所出现的不良现象提出了批评。当说到两个歌星在一方还没有终止婚姻关系,就开始同居的情况时,傅老对这一现象给予了严厉批评,傅老说:这样做让人感到脸红,社会影响太坏。说这番话时,傅涯同志的表情中,充满了对社会的责任。社会责任是一个人对国家感情的体现,更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体现。

陈赓日记截图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给予我的鼓励鼓舞,令我终身难忘。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,航天科技专家和杨利伟前往香港参加活动,中央电视台对此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,恰巧直播的那天下午,我陪同王利军同志看望傅涯,傅老看到我们,她非常高兴他拍着我的肩膀说:学习杨利伟,你要好好学习杨利伟。他还说到陈赓同志当年曾经负责火箭发射工作,他又对王利军同志说,科技兴国一定要从娃娃抓起,是啊,一定要从娃娃抓起,王利军同志说。从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话语,我们看到老前辈们对下一代寄予的是多么高的希望啊。她的话语充满了对国家的感情,让我感受到了他给予我的鼓励,给予我前进的力量。

陈赓日记截图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为《陈赓日记》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。一次,我陪同时乐濛首长夫人王利军同志看望傅涯同志。那天,傅老赠送给了我一本《陈赓日记》,并签名留念,她告诉我们,《陈赓日记》是他找小平同志题写的书名,《陈赓日记》不仅是宣传陈赓同志,还从不同时期宣传了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我党的奋斗历程,出版《陈赓日记》傅涯老人付出了很大的精力,在傅老的书房中收藏了很多陈赓同志的照片,他告诉我们,现在她正在组织出版陈赓大将的画册。这段往事让我们看到了傅涯同志对革命历史的重视,对丈夫陈赓同志的深厚感情。

陈赓大将与夫人傅涯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对他人的孩子非常关爱。陈赓大将1961年逝世,终年58岁,作为陈赓的夫人,傅涯非常悲痛,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,令他心力交瘁。他咬紧牙关,决不向困难低头,把孩子们拉扯成人,并成为国家有用之才。家里工作人员是湖北监利人,女儿暑假来北京,住在傅老寓所,傅老经常鼓励这个孩子,一定要努力学习,争做国家的栋梁。傅涯同志感慨地对我说:别人的孩子,也是我的孩子,我会把别人的孩子,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和帮助。这段话充满了对他人的关爱。我认为这就是大爱无疆,这种爱不仅给人以鼓舞,更是一种暖流,温暖着社会,温暖着人心。

陈赓、傅涯与子女合影

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是大家十分敬重的革命前辈。时乐濛首长夫人王利军同志,是二野的老前辈,是一位跟随刘邓首长挥师南下,进军大西南的老同志,是著名社会活动家,戏剧家。我曾多次陪同他看望傅涯同志,她把傅涯当成自己的大姐,曾深有感触的对我说:傅涯同志的革命经历和她现在对社会的一种责任,使我每次看到她时,都十分感动,很心疼他。 为了表达对傅涯同志的敬意,她曾赋诗一首,今天我们以此诗来缅怀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同志。

赞傅涯同志

满腔革命热忱,

一身锐气飞扬,

米寿青春依旧,

挥洒锦绣文章。

此文2003年由中央党校《中华魂》杂志刊出,于2011年《北京晚报》再次刊登